欢迎访问 安监法治网!

当前所在:网站首页> 安监舆情 >阿昌族展厅——第十三期省纪检监察特色文化走廊特写之九

阿昌族展厅——第十三期省纪检监察特色文化走廊特写之九

发布时间:2024-05-04 作者:佚名 来源:云南省纪委监委

  

  编者按:近日,由省纪委监委主办、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纪委监委承办的第十三期省纪检监察特色文化走廊开展。本期文化走廊以“凝心铸魂·廉美德宏”为主题,设置绿色生态美、文化多样美、民族团结美、开放包容美、社会和谐美、清正廉洁美6个展区,以及傣族、景颇族、阿昌族、傈僳族、德昂族5个世居少数民族等展厅,展出摄影、书法、绘画、剪纸以及文物、乐器、服饰等525幅(件)作品,全方位、多维度展示德宏绿色生态、文化建设、民族团结、对外开放、社会治理以及党风廉政建设的新成效。现将11个篇章连载刊发,敬请关注。

  第九篇章 阿昌族展厅

  阿昌族是人口较少民族,主要居住在德宏州的芒市、陇川县、梁河县,保山市的腾冲市、龙陵县和大理州的云龙县等地。全国仅有的3个阿昌族乡均在德宏州,德宏州阿昌族人口3.12万,约占全州总人口的2.36%,占全国同一民族人口的85%以上。阿昌族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无文字,口头文学丰富,对歌生动活泼,民族服饰精美。

  

  阿昌族展厅

  

  阿露窝罗节

  阿露窝罗节是阿昌族最盛大的传统节日,是阿昌族人民在迁徙、狩猎、农耕和手工劳动等历史长河中形成的,涵盖历史、民俗、艺术等重要文化信息的传统文化活动。“阿露”和“窝罗”是根据两个传说故事形成的两个节日,1993年,德宏州第九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正式将两个节日统一为“阿露窝罗节”,并将节日定在每年3月20日左右举办,为期两天。

  

  阿昌族服饰

  阿昌族男性的传统服饰是黑色或深蓝色的长袍和短裤,头戴白色的斗笠或黑色的帽子。女性的传统服饰则是彩色的长袍和短裙,头戴花环或银饰,身上还佩戴着各种金银首饰。

  

  阿昌族户撒刀锻制

  

  阿昌族展厅展出的户撒刀(模具)

  阿昌族制造刀剑技艺高超,所铸的阿昌刀也叫户撒刀,因产于阿昌族聚居的陇川县户撒乡而得名,品种繁多且极富民族特色,至今已有600多年历史。2006年,阿昌族户撒刀锻造技艺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阿昌族展厅展出的铙钹(乐器)

  铙钹是一对金属圆片,中间凸起,各有一条钹巾系在中央。铙钹的基本演奏法是用力对击,可以通过微妙的手法奏出不同的音响。铙与钹原为两种不同的乐器,铙的碗部较小,发音较响亮,余音较长;钹的碗部较大,发音较浑厚,余音较短。铙与钹混用敲击能发出奇妙动听的声音,后混而用之并称为铙钹。

  

  阿昌族展厅展出的牛角号(乐器)

  牛角号是阿昌族的传统乐器,用黄牛角或水牛角制作,规格大小不等,一般全长40厘米至70厘米。吹奏时,音色低沉、深厚,音量较洪大。

  

  阿昌族展厅展出的阿昌族藤编帽

  

  过手米线

  过手米线源于陇川县户撒阿昌族乡,因其吃时需先取一团米线置于手心,将拌料放在米线上用手将加了拌料的米线送入口中食用,故而得名过手米线,又被人们称为“掌心里的美食”。过手米线是户撒阿昌族人智慧的结晶,是他们在生产生活中创造出的原生态绿色美食。(段自芬 杨正涛)


原文链接:http://www.ynjjjc.gov.cn/html/2024/yunlingyaowen_0502/128564.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友情链接:

住建项目| 本网招聘|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 投稿服务|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安监法治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北京中农兴业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北京中农兴业网络技术有限公司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安监法治网 ajfz.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32582 13391776757 010-56278284 13366461258 010-53386795
监督电话:1861082293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 :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qgzfyjsfzdyzx@163.com  客服QQ:321579164 通联QQ:3115014313